成果展示

刘忠和:《“走西口”历史研究》

发布:网站 发布日期:2013-10-30 阅读:419891

 

 

《走西口》是一出流传在晋、蒙、陕、冀四省区相邻区域的传统二人台剧目。该小剧以朴实的语言、细腻的风格、荡气回肠的唱腔、悲怆而缠绵的剧情、高亢而真切的情感,脍炙人口,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成为这一带人民群众家喻户晓、喜闻乐见并广为传唱的经典剧目。与其同源的民歌《走西口》也在很大范围内流传。“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住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这经典的唱词,引领人们走入一个浪漫爱情故事的遐想中,走入歌词所反映年代人们生活的场景,那里既有痛苦的生离死别,也有两情相悦的爱情、亲情,还有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憧憬。就是这样的小戏和民歌,促使多少文人、学者写下了他们的华章。

由于该地方小戏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戏名“走西口”一词,也早已成为了华北流民北进西口地区谋生的代名词,成为中国近代移民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就是以该小戏的剧情为中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探究“走西口”这种移民文化和社会历史现象,从而揭示出内蒙古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脉络和社会变迁的状况,为更好地促进内蒙古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服务。

本书共分六部分。在第一部分《西口就是归化城》中,笔者运用考据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在大量史料的支持下,探究出人们常说的“走西口”的“西口”就是指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旧城),“西口”是归化城的俗称,从而推翻了占据统治地位的“杀虎口说”,也有力地驳斥了“西口”的“变迁说”,为“走西口”历史研究开拓了道路。在第二部分《西口地区的农垦进程》中,笔者运用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以清代西口地区的蒙旗设置为单个的研究对象,对绝大多数以农为生的“走西口”者所开垦的土地进程展开了论述,从而揭开了西口地方农业社会发展的全貌,为认识“走西口”和“走西口”社会现象铺平了道路。指出了西口地区各盟旗对各自的土地认识也各不相同,而这种对土地认识上的差异,也直接导致了当“走西口”者踏入这些土地上后,处理方式的不同。在第三部分《走西口产生的时间》中,笔者通过对明清以来山陕人民到口外谋生形式、规模等的探讨,得出走西口产生于清代康熙年间的结论。在第四部分《走西口者的主体》中,笔者运用传统史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什么人走西口和他们为何要走西口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分析,并得出了光绪十年的编户立籍,才使早期“走西口”者和其后裔及新来者,彻底把西口地方看作是自己的家乡。第五部分《“丁戊奇荒”与〈走西口〉》是个案研究,笔者运用历史文献学和社会学的方法,对山西地区的“丁戊奇荒”展开了全面地研究,从而证明正是在“丁戊奇荒”的大历史背景下,产生了脍炙人口、广受人们喜爱的《走西口》小戏,“丁戊奇荒”促使许多山西人口流向了西口地区,出现了近代内蒙古历史上的一次移民大潮。第六部分《西口地区的地名探源》,笔者运用历史地理学和地名学的方法,对西口地区各个村名、地名的来源,展开了深入研究,从而发现西口地区的地名、村名的来源,有十六种之多,而且有许多种村名、地名的来源,是其他省区所没有的,具有很大的独特性,也说明西口地方村名、地名的来源极其丰富而复杂。通过对地名的研究,为深入研究西口地区的社会变迁和“走西口”这种社会历史现象,奠定了坚实的地理知识基础,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类似研究积累了经验和方法。

通过以上六方面的研究,笔者已能把握西口各地社会变迁概貌,能较好地阐述“走西口”这种移民文化现象,为地方文化、区域文化建设特别是为内蒙古建设文化大区、文化强区事业做出了贡献,也为我国政府进一步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特别是解决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问题,以及各地方省市政府的“撤乡并镇”和解决人口流动问题,提供了历史借鉴;同时也为多民族地区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提供了参考。因此“走西口”历史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和现实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