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协调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中心、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于2010年10月启动、实施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通过500多名专家学者坚持9年多的不懈努力,“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文库”40多部阶段性成果已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还有60多部研究成果将陆续出版。
已出版的“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文库”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的诸多领域。《土默特史》《嫩科尔沁史》等关于蒙古部落史研究是对历史上蒙古族各个部落的历史演进脉络和文化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也是第一次将蒙古族部落史纳入国家项目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的。《达斡尔族文化变迁研究》《达斡尔族文学研究丛书》等达斡尔族系列研究成果,是对达斡尔族社会文化和文学发展基本规律深入地探讨与总结,达斡尔族文学研究不仅囊括了达斡尔族小说、诗歌、散文作品,还将达斡尔族报告文学与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纳入研究视域中,并对作品进行深入而精辟的剖析,弥补了以往研究不尽和全面的遗憾,丰富了达斡尔族文学研究的内涵。
李大龙、李元晖的专著《游牧行国体制与王朝藩属互动研究》是从游牧行国和王朝藩属之间的互动为出发点,来探究我国多民族国家构建的历程,并对不同族群在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贡献做出评述,进而推动我国多民族国家疆域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研究。范恩实的专著《辽代以前蒙古草原与东北地区族群关系研究》,是从迥异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出发点,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蒙古草原与东北族群在起源上有何种联系,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彼此相异的文化面貌,各族群间互动发展背后的地理环境因素等等,并尝试探索蒙古草原与东北地区族群交互动关系的宏观规律性。盖志毅的专著《将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研究》是作者用费时10年,走遍了内蒙古102个旗县,在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一”的重要思想基础上,从“一个高度”、“三个维度”入手,用文化、公共管理、经济、外交的视角和系统思维的方式,将内蒙古生态安全屏障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研究的侧重点是从生态无序、不稳定性、多样性和不平衡性,来解决自然生态失衡问题,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保持动态协调发展。
据了解,即将出版的著作大多为蒙古族部落史以及北方民族思想史、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史、民族关系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