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10所新大学获得教育部批复,其中,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和大湾区大学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而备受关注。
说明:信息来源于各高校公开信息,经人工整理,或有疏漏,仅供参考
那么,什么是新型研究型大学?有何特点?
新型研究型大学,一般是指以创新治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组织形式为突破口,以科学技术研究为主要任务,通过科学研究和课堂教学相融合,引导学生学习应用基础知识和科学技能,并通过高水平、高密度的科研,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种类型的新型大学。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提出,当下,以新型研究型大学为代表的第四代大学正陆续出现,这些大学的本质是打破传统边界,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全球协作,以颠覆性理念重构知识生产模式,以科技赋能重塑教育生态,以全球协作应对人类共同挑战。
与传统“985工程”“211工程”院校相比,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特征集中体现在科学研究领域。通常以创新改革行政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组织形式为突破口,将科学研究和课堂教学相融合,引导学生学习应用基础知识及科学技能,在高水平、高密度的科研实验中,养成创造性思维与钻研开拓精神,并提升发现和解决学术问题的能力。
此类院校最显著的办学特色可概括为:办学起点高、培养规模小、国际化程度高、强调研究性,招生人数与开设专业往往并不多,但在某一领域内可以短时间积累起丰富的科研成果,培育出较为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
在招生录取方面,新型研究型大学普遍采用“综合评价、多元选拔、择优录取”的招生模式。如南方科技大学在浙江省实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上海科技大学实行“校园开放日+高考统考”相结合招生,西湖大学实行“西湖大学创新班”本科招生试点。绝大多数新型研究型大学在招生时均将物理学和化学列为必考科目。
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及数学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办学特色
学校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学科设置和办学模式,以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在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办学,在一系列新的学科方向上开展研究,使学校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新知识、新技术的源泉。
招生
南方科技大学着力建立有利于教育公平、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和先进的全面教育体系。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南科大自2012年率先实施“631”招生录取模式,即根据高考成绩占60%、学校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占30%、高中学业成绩占10%的综合成绩录取优秀学生。
目前,学校在全国22个省(区、市)招生,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考生须提前报名,通过审核后参加学校组织的能力测试。
上海科技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负责日常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自建立以来,学校努力建设和发展成为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办学特色
学校着重培养学生“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从事科学发现、高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创业的拔尖人才。本科生培养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小规模、国际化”原则,突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生培养注重结合重大科学设施、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产业,立足学校定位和特色培养国家战略急需人才。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立足办学定位,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招生
学校2025年将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共18个省(市)开展以“校园开放日”活动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招生。在安徽省普通本科批次开展招生。
学校采用综合评价招生模式。学校在2025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中明确,所有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报考上海科技大学的考生,其文化成绩(含教育部、所在省份相关政策规定加分)应达到生源所在省份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录取批次的省份,按相关省份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执行。学校将考生“校园开放日”成绩与其高考成绩相加后,与其他报考学校但未获得“校园开放日”成绩的考生共同排序,择优录取。
深圳理工大学
深圳理工大学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具有办学起点高、研究型、小而精、对外开放程度高的特点,着重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借鉴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办学模式,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一流科研机构优质丰厚的科教产教资源,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办大学,学科交叉建专业、三院一体育人才”为办学特色,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
办学特色
学校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结合学科交叉日益紧密发展前沿趋势,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构建面向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代表,深圳理工大学以研究型、小而精、对外开放程度高为显著特点,专业设置均为国内领先、国际具备竞争力的前沿交叉方向;坚持“选一个方向、建一个学院、成一流学科、强一片产业”,每一个学科交叉专业都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平台、孵化器、产业园、产业基金等,“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是深圳理工大学和其他大学的重要区别所在。
招生
2025年,深圳理工面向、面向广东、内蒙古、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8个省和自治区开展本科招生,计划招收360人。录取批次为本科普通批,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组合。本科生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统一录取,大二开放所有专业自主选择,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神经科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合成生物学。
康复大学
康复大学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国家部委和青岛市共同支持建设的公办普通本科学校,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坚持“高起点、高水平、国际化”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先进康复理念和自主创新精神,能够引领康复事业发展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坚持需求导向,立足前沿交叉,践行新医科、新工科、新文科,积极构建以“康复+”为引领,医学、理学、工学为主体,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跨领域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康复学科专业体系。
招生
今年,康复大学将面向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湖南、山西、内蒙古7个省份招收400人。其中,面向山东招收294人。今年康复大学共有9个本科专业招生,分别为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智能机器人方向)、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学(智能计算方向)、康复物理治疗(肌骨康复方向)和神经科学。其中,智能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智能机器人方向)、康复物理治疗(肌骨康复方向)和神经科学4个专业为今年新增本科专业。
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2018年2月14日获教育部批准设立。
办学特色
西湖大学遵循“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高起点:顶尖科学家领衔,以博士研究生培养为起点;小而精:坚持发展有限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研究型:聚焦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致力尖端科技突破,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招生
经审批,在浙江省“创新班”招生试点的基础上,2025年西湖大学将首次面向上海市、江苏省、河南省、广东省、重庆市等5个省(市)招收本科生,招生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临床医学。其中,面向上海市、江苏省和广东省开展综合评价招生;面向河南省和重庆市通过普通高考招生。同时,浙江省内,将在“创新班”招生的基础上,增加综合评价招生方式。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是由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发起,河仁慈善基金会捐资、福州市人民政府支持举办的民办公助、非营利、公益性全日制普通高校,办学层次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学校于2025年2月21日获批设立(教发函〔2025〕14号),教育部批复函中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
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秉持“前沿驱动、问题导向、需求牵引、学研产协同、人才培养为本”五大原则,设立计算与人工智能学院、智造与未来技术学院、运载与智慧交通学院、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文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八个学院,坚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着力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同时,在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人口演变规律和人力资源供求规律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实行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方式。
招生
2025年福建福耀科技大学面向福建、河南、江西、湖南、广西招收50名本科生。学校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提出选考要求:物理和化学为必选科目。专业教学培养使用的外语语种为英语,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应慎重填报志愿。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强化基础研究、聚焦前沿交叉、突出工程技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办学特色
学校积极构建“通识-专业”融合课程体系,推进书院与院系协同育人,建立“四创三制三化”(创知、创新、创造、创业;学分制、书院制、导师制;个性化、国际化、数智化)人才培养机制。
招生
学校首批设置数理基础科学、智能制造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计划今年将在浙江省内招收首批本科学生,按计算机大类招生。
大湾区大学
大湾区大学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东莞市政府投入保障为主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中国,辐射全世界,以理工为主、精理强工,致力于办成一所“国际水准、开放包容、湾区特色”,能引领未来科技发展、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办学特色
校以“基础扎实、视野开阔、知行合一、融会贯通”为目标追求,聚焦物质科学、先进工程、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理学、金融管理等6个领域,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具备家国情怀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解决复杂问题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开展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形成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体系。
招生
针对本科生,首批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工业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并对理学和工学等学科门类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