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荣 张璞
摘要:少数民族“五区三省”的民族自然风貌和民族文化风情旅游资源开发,形成区域特色的主要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形成了基本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提升,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经济产业。但旅游产业规模发展面临的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旅游生态意识协同下旅游产业规划与旅游行业管理,寻求旅游产业生态效益基础上经济效益的增长。
关键词:生态旅游观; 旅游产业;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旅游与资源和环境联系紧密,旅游资源开发应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旅游产业应立足现在定位于未来,承担旅游规划资源开发与保护责任。因此,旅游产业发展不能仅以经济利益为目标,还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旅游观作为当代旅游产业发展重要理论,强调环境保护、旅游者享受、旅游文化传播,实现经济发展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指导区域旅游业发展实现旅游多主体的生态系统性协调 ,保证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动态平衡。因此,“十二五”发展期,寻求生态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五区三省”①旅游产业发展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少数民族“五区三省”旅游业发展
少数民族“五区三省”旅游产业历经1978年—1991年起步培育发展期,旅游产业形态基本形成;1992年—1999年转轨规范发展期,政府主导型市场化运作初步形成了旅游综合产业体系,旅游业逐步成为民族地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或先导产业;2000年—2008年全面提升发展期,政府服务型市场化运作健全旅游产业体系,并优化产业结构,巩固产业地位,云南、广西等省和自治区提出了建立旅游强省目标。经过上述3个时期的旅游业发展基础,各地区政府进一步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地方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特色旅游产品规划和景区(点)的规划,推进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影响度持续提升。
1.完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少数民族“五区三省”旅游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并逐渐成长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少数民族地区挖掘、整合优质民族区域旅游资源,逐渐形成旅游产品体系。云南培育八大旅游产品,建设五个一批,开发六大旅游区,打造五条精品旅游线路;广西打造五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设六条旅游精品线路,开发五种新型旅游产品,形成三大旅游格局;贵州开辟十七个骨干旅游景区,建设十种旅游新业态,打造六类旅游基地;内蒙古开发两大城市为中心的四条特色精品旅游路线,十二个重点旅游区;新疆开发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五区三线”为重点的旅游发展格局;西藏开发“两心两轴四环线七区”旅游格局;宁夏一带一轴一核旅游生产力布局,以银川为中心,以黄河旅游带为主轴、宝中铁路线为辅轴,建设六大旅游区,推出十大特色旅游精品;青海开发“一圈三线”精品旅游工程,两大核心旅游产品,一批精品旅游项目等。同时加强旅游景区建设,评定,复核旅游景区等级,创建国家
2.建设旅游业服务体系
旅游服务体系反映旅游接待能力,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住宿接待设施和布局不断完善,形成了多层次的住宿接待体系。2009年,少数民族“五区三省”中,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云南、广西的适应市场需求建设的星级宾馆数量较多,且布局了较多的5星级宾馆和4星级宾馆,但总体上,各地区3星级宾馆和2星级宾馆所占比例较大,适应旅游市场大众客户需求。此外,注重发展价廉、舒适的经济型品牌宾馆,开发区域民族特色乡村旅馆,贵州省质量监督局发布乡村旅舍等级评定与管理办法,青海评定10家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新疆开辟星级农家乐。餐饮产品创新,使餐饮与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结合,如青海挖掘地方特色餐饮,开发西北面食、牛羊肉、奶制品等特色餐饮,培育撒拉族、土族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餐饮;新疆的九碗三行宴,开发回族饮食文化的代表菜品。加强对旅游餐饮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管理,把餐饮业纳入旅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餐饮的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和卫生水平。广西制定实施《旅游饭店服务质量规范》。旅行社优化发展,在合理控制的数量同时,重点发展高素质旅行社,引导旅行社实现集团化和网络化。2009年,“五区三省”旅行社,内蒙古616家、贵州264家、青海198家、新疆441家、西藏102家、 广西354家。
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民族特色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形成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塑造旅游区域民族品牌。同时,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商品等旅游要素配套发展,构建旅游发展服务体系和服务规范,旅游产业链不断延伸扩张,产业获得规模发展,民族区域旅游成为全国旅游市场的新亮点和热点。旅游产业成为民族地区重要经济产业,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经济贡献持续提升。
二、少数民族“五区三省”旅游业发展问题
少数民族“五区三省”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旅游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显著提升,但旅游产业发展规模扩张,存在产业要素综合管理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产业发展观念的问题。
1. 旅游产业要素综合管理方面的问题
旅游产品开发方面问题,旅游资源开发形式单一,方式还比较粗放,旅游产品结构层次低,基本属于单纯的观光旅游,缺少休闲度假等高端旅游产品,产品精细化程度较低,高质量、规模化的拳头旅游产品数量不足,缺乏较强的市场带动力和号召力。例如内蒙古除草原观光旅游产品外,度假旅游、冰雪旅游、森林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有限,历史遗迹旅游、都市旅游产品基本上处于待开发状态,强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有竞争力的产品优势。旅游建设方面问题,旅游景区建设以低档次的数量扩张为主,旅游景区缺乏精品建设,缺少撼动性名牌景点,例如青海的青海湖景区、塔尔寺等相对成熟的景区半天时间就游览结束,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落后,不能有效地吸引游客并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旅游“快餐化”趋势,制约旅游的效益提升。旅游营销方面问题,旅游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有限,营销整合力度较差,持续性、针对性、延伸性不够,区域互动、企业联动、整合营销的大旅游市场格局尚未形成。旅游产业化方面问题,旅游龙头企业没有形成,旅游规模化强度较弱,旅游项目投融资途径不畅通。旅游管理体制问题,旅游综合协调能力不足,旅游产业要素配套程度较差,旅游通达性和舒适性没有完全解决,缺乏加油站、餐馆、汽车旅馆、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以及旅游交通标识系统,游客赴景区不顺畅。上述问题表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素质整体偏低,政府宏观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可以逐步推进产业价值链衔接完整与产业规模化程度提升,但是必须意识到强力推进的产业发展可能会侵害或者已经侵害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基础。
2. 旅游产业发展观念的问题
实质上,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各地区关注旅游产业经济效益而漠然旅游产业发展所引发的旅游资源毁损和环境的破坏。审视“五区三省”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回顾成就与总结问题也主要集中在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旅游产业要素、旅游产业体系、旅游市场及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并列举旅游总人数、旅游业总收入、旅游业总收入占GDP比重等经济指标说明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却缺少旅游产业规模扩张和经济利益下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毁损情况的说明。2010年《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节能环保,推进低碳旅游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资源,强化旅游业发展科技支撑,丰富文化内涵,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五区三省”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贵州提出使旅游业成为带动就业、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青海旅游业作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实现有青海特色的科学发展模式的支柱产业;新疆提出加强优质精华自然景观的保护,维持新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内蒙古提出建设21世纪中国生态旅游基地等,但如何细化和体现目标实施的操作性与衡量性没有明晰的表述。实质上,这依然是旅游产业发展经济利益为重,还没有真正将生态效益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导目标。
三、生态旅游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旅游产业发展状况通常以产值的经济贡献度衡量,旅游产业发展会忽略资源承载力而追求产业规模的扩张,使当代旅游产业发展的繁荣侵害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潜能,因此,旅游产业发展应考虑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度衡量,寻求旅游产业发展与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平衡。由此,少数民族“五区三省”旅游产业发展基于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双重视角下,布局与管理旅游资源开发,创造可持续旅游产业发展方式。
1. 旅游产业生态规划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品体系与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十二五”旅游产业规划发展重心强调创造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规制旅游活动的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限度,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政府从政策上,引导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确立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步骤、目标,引入激励与约束机制,鼓励旅游企业、团体参与旅游产业生态化建设 。“五区三省”颁布旅游管理条例,强调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导向的原则,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防止无序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合理利用,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但还需要政府从立法上,建立适应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推行旅游生态安全系统的法律责任。政府从意识上,宣传保护自然景物与生态文化,营造旅游回归自然的诗意和谐意境体验。
2. 旅游行业生态管理
国家旅游局将2009年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少数民族“五区三省”内蒙古地区相应开展了生态旅游服务建设,2009年内蒙古技术监督局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旅游服务标准》,包括资源保护、环境保护、规划建设、经营服务、制度与管理、生态教育和社区共建方面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旅游服务评分标准》。内蒙古旅游局依据标准组织专家对旅游景区进行监督检查评分,督促旅游景区生态意识的建设与管理,评定内蒙古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内蒙古生态旅游达标区,推介成为国家生态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2007年10月“内蒙古缩影”的克什克腾旗成为国家生态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2010年6月通过国家评审验收。“五区三省”旅游行业通过生态旅游服务标准推行管理,使旅游景区实行生态化发展,建设环境友好、清洁生产、社区参与共享旅游区,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各类型旅游企业协作参与生态化运营,提高旅游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量废弃物,才能优化旅游环境。旅游资源的精神价值与文化价值是旅游产业创造经济价值的根基,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十二五”规划导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拓展旅游产业发展价值链体系,开发和培育高品质、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必须强调生态视域下旅游产业发展体系生态建设,探索与示范合理开发资源、采取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顾全产业生态效益基础上经济效益的增长,并将生态目标以指标的形式细化考核政府,约束行业发展方向,规范企业运营模式,引导旅游者行为,维系基于生态系统下的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注释]
①五区三省指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青海省。
[参考文献]
[1]郭岱宜:《生态旅游——21世纪旅游新主张》,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9年版;
[2]李柏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30年:业绩、经验及趋势》,《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3]贵州省旅游局 中国旅游研究院 《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五个五年规划》,2010年;
[5] 青海省旅游局 《青海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
[6]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
[7]国家旅游局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
作者简介:王雅荣(1966年—),女,蒙古族,籍贯内蒙古通辽,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旅游文化产业;
张璞(1962年—),男,汉族,籍贯内蒙古丰镇,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08XMZ048)阶段性成果之一。